上元之夜,掌燈時分,按照傳統(tǒng)習俗,元宵燈節(jié),本應在熙來攘往、穿梭如織的人群中賞花觀燈的,只是都市斑斕的霓虹消了它的顏色,繁雜的晚會奪了它的喧鬧,街里巷外冷冷清清,一點沒了應有的熱鬧,如果不是對著日歷,我?guī)缀跻艘呀?jīng)是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了。
還好,睿智的古人早把這一抹節(jié)日的色彩重重地留在了詩句里,即使時光荏苒,歲月更迭,也不曾有絲毫的褪減,熒熒的燈火于泛黃的書頁中,獨自美麗。讀著,我們仿佛也看見了那隱隱綽綽的燈光,絢爛著赤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……
* 赤 *
清代詩人姚元之在《詠元宵節(jié)》中寫道“花間蜂蝶趁喜狂,寶馬香車夜正長。十二樓前燈似火,四平街外月如霜!痹娭忻枥L的是一片燈紅酒綠中青年男女徹夜狂歡的喧嘩場景,寶馬香車,燈影搖紅,置身其中,只見衣香鬢影,觥籌交錯,又有誰還會去留意天邊那一輪寂靜清幽的圓月呢?
* 橙 *
唐代詩人蘇味道的《正月十五夜》云曰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!边@里則是另一番意味了,節(jié)日里燈月交輝,相映成趣,游人在火樹銀花的燈海中流連忘返。全詩仿佛被一層暖暖的橙色籠罩,不經(jīng)意間,隨星光月影漸漸彌漫開來,正應了此刻,素淡的心情。
* 黃 *
南宋詞人辛棄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被人們千古傳誦:“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寶馬雕車香滿路,鳳蕭聲動,玉壺光轉(zhuǎn),一夜魚龍舞。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 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在詩人眼中盡管燈花開了一樹又一樹,如千樹萬樹般繁多燦爛,可那魂縈夢繞的伊人,卻俏立于凄清闌珊之處,孤獨著她的美麗,索莫著她的青春,燈火零落,明明滅滅,雅致清麗,如夢似幻,回首之間,昏黃一片。 (另,這只是從審美感興的角度來欣賞了,至于王國維在《人間詞話》中把此詞比作“古今之成大事業(yè)、大學問者”必經(jīng)的三種境界中之最高境界,是以更高的哲學眼光來理解,又另當別論了~)
* 綠 *
明代才子唐伯虎不甘寂寞,也曾賦詩一首頌燈節(jié):“有燈無月不誤人,有月無燈不算春。春到人間人似玉,燈燒月下月似銀。滿街珠翠游春女,沸地笙歌賽社神。不展芳樽開口笑,如何消得此良辰!保ā对罚,到底是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啊,在別人眼中是燈是月,在他眼中卻盡是如花美眷云鬢發(fā)間的步搖珠翠,碧玉的青翠,暗淡了燈火的流麗,不知才子佳人可會在良辰笙歌中只顧著纏綿繾綣,迷失了歸路?
* 青 *
清朝學者阮元有《羊城燈市》詩云:“海螯云鳳巧玲瓏,歸德門明列彩屏,市火蠻賓余物力,長年羊德復仙靈。月能徹夜春光滿,人似探花馬未停;是說瀛洲雙客到,書窗更有萬燈青!痹娙藢χ魂@如水的月色,一窗氤氳的燈火,不乏閑情逸致,挑燈捧書夜讀。月光伴著春色扣門而來,引檐而入,青青的燈火將書窗照得通明,如同照著一顆清澈的心。
* 藍 *
都說初戀是粉色的,憂郁是藍色的,那么歐陽修的這首《生查子·元夕》,就應該是浸染了這兩種純凈的顏色。上闋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月到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。”寫的是一對小兒女月夜喜孜約會的歡愉熱情,花前月下,柳枝掩映,月色如洗,風光旖旎,宛如粉色般嬌艷。而今昔何夕?“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;不見去年人,淚滿春衫袖。”為何一輪明月依舊,一市花燈依舊,可是一心懷念之人卻一去無了蹤影?淚眼問燈燈不語,眼空蓄淚濕衣袖……可憐這翹首盼郎歸的女子,心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傷悲跌入了藍色的深淵。這晚的月光便是見證。
* 紫 *
唐代詩人李商隱的《詩曰》中寫道:“月色燈山滿帝都,香車寶蓋隘通衢。身閑不睹中興盛,羞逐鄉(xiāng)人賽紫姑。” 商隱的詩雖然愛讀卻總有許多晦澀不解之處,比如此詩中的“紫姑”所指何人或是何物?是著紫衫的姑娘嗎?如果是,那么“月色燈山滿帝都”, 燈既已匯集成山,這紫姑會不會一起消融在了這閃爍的燈山之中,而這滿山燈火,是否也會記取紫姑的一抹紫色?一夕的絢爛,可會永恒? ……
賞著詩里的七彩顏色,心情也不再落寞,只覺空靜得如同一片幽谷,散去了浮世的喧囂,雖有些許揮之不去的悵惘,可是抬頭見的,是美麗純凈的天空,清朗明亮的月光,和頑皮眨眼的星子,夜幕變得如此溫柔,心也跟著溫柔潤濕起來。